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院長張曉濤教授為研究生講授“中國對外投資與企業國際經營”專題黨課

    【 發布日期:2023-05-22 】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新發展格局,增強學生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和企業國際化經營的認識與思考,2023年5月16日下午4時,伟德平台怎么样院長張曉濤教授在沙河校區學院樓10号樓125教室為2022級研究生同學講授了題為“中國對外投資與企業國際經營”的專題黨課。

     

    張曉濤院長闡述了此次黨課的重要意義: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國際形勢複雜動蕩的大背景下,當代大學生需要客觀真實地認識中國FDI和OFDI,以及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實際,消除片面和先入為主的認知,進一步夯實對中國對外投資和企業國際化經營發展的理解,結合時代背景思考我國該領域的發展方向。此次黨課共分為“幾點思考”、“當前中國對外投資的基本情況”、“中國對外投資未來發展趨勢的思考”和“中國企業國際經營案例”四大部分。

    張曉濤院長從宏觀經濟與對外投資現實問題出發,指出學習和思考經濟問題應尊重常識、尊重規律,常識對于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理解和分析經濟問題需要從理論、曆史和現實三個邏輯出發,在簡單、必要的邏輯基礎上逐步建立起複雜、系統的邏輯,站在理論基礎和曆史角度對中國和世界經濟變化認識,結合時代現實來對國際政治經濟進行正确分析。在學習政策文件時要領悟表詞達意的斟酌和變化、思考場景涵義。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當前中國對外投資的基本情況”部分,張曉濤院長講解了中國對外投資的發展曆程、相關指标數據變化和對外投資政策措施的發展進程。張院長指出,在看到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到其發展時遇到的問題,國家需及時調整監管政策和制定相應措施。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我國對外投資加快增長、降低投資風險、理順投資産業順序、建立資金保障機制、整合優化資源和促進企業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過程中也積累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經驗,并且緻力于将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宣傳出去,幫助各國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

    随後,對于“中國對外投資未來發展趨勢的思考”,張院長介紹了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的狀況,以及中國在不同的國家和區域主要的對外投資的類型,指出在不同的國家我的投資種類會有所差異,比如北美洲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商務服務業,歐洲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采礦業,非洲主要集中在采礦業和建築業等等。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我的投資種類也會發生變化。最近5-10年中國投資者的全球投資戰略已經從早期獲取天然的生産資源為主轉向獲取技術市場。

    同時,張院長也介紹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主要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中低端産業過剩,高端保障能力不足;可持續性發展不足;環保技術開發缺乏;并且指出對于早期的對外投資來說,解決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手段是并購;但是随着投資審查難度的增加,并購的方式一去不複返;企業的自主創新則是未來裝備制造業走出困境的必經之路。

    最後,張院長對中國對外投資20年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從最開始的初步試水到不斷追求高效運營的國際化發展追求海内外協同發展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正不斷成熟并且通過對“中國企業國際經營案例”的研究分析,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中國對外投資的邏輯,加深了對中國對外投資和跨國公司經營理論與實踐發展的理解。

    經過本次黨課學習,同學們從專業角度深刻理解了中國對外投資與企業國際經營現狀、發展及邏輯,堅定了“四個自信”。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财經黃埔”青年學子,應站在全球化的視野上看待問題,理論聯系實際,減少偏見尊重常識、尊重規律、理解經濟學現象背後的邏輯,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努力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綻放絢麗光彩。

     

    撰稿:周詩雯 鄧曉曦

    一審:邱小花 趙天舒

    終審:張曉濤  

    版權所有 伟德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       地點: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學院13号樓        郵編:102206 電話:61776210、6177622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