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我院通過“騰訊會議”系統舉辦了“格緻?博雅”學術名家論壇(第四期),本次活動邀請了英國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劉毅鵬教授做了題為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a global health crisis: the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implications of COVID-19 from an Asian perspective的講座,講座由副院長王立勇教授主持,院内外教師、研究生等共計100餘人參與了本次學術講座。

講座伊始,王立勇副院長代表學院感謝劉毅鵬教授自2017年以來對學院發展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并向大家介紹了劉教授的科研成果和學術經曆。緊接着,劉毅鵬教授從專業角度分析了疫情發生對于經濟、商務活動和全球供應鍊的影響和啟示。2020 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将本次新冠疫情定義為全球大流行,這場全球健康大危機一直蔓延到現今,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劉教授指出,危機有危險也有機遇,因此在危機到來時,我們不僅要想如何去應對、渡過難關,同時也應更加積極地看待危機,思考危機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新機遇。淘寶是在2003年非典期間誕生的,Airbnb也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創立的,這些優秀公司的案例都在告訴我們危機也是機遇。
劉教授首先引入三個重要的組織學概念,即彈性、敏捷性和創新創業,來構建分析框架,随後圍繞中國、韓國、新加坡三個典型國家,來探讨疫情對于這些經濟體的影響以及政府采取的措施。他指出,疫情使得中國第一季度海外訂單降低了70%以上,新加坡主導産業航空、旅遊業受到很大的影響,個人消費占據了GDP半壁江山的韓國,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迅速下降對經濟産生巨大沖擊。面對疫情,韓國、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救市的措施,從疫情防控到刺激經濟,包括向個人發放補貼、向企業提供利好政策、增加醫療健康行業投入等有利措施支持經濟;中國在疫情時期,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銀行和金融機構等方方面面做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除了國家層面,疫情對于全球工業生産體系也産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對機電行業、光學行業以及汽車行業。我們對于現實的分析首先要理解疫情會影響哪些行業以及影響程度,然後才能做出适當的判斷和預測。
随後,劉老師讨論了疫情對于全球供應鍊的影響以及未來的可能趨勢。疫情造成的大規模停工停産對全球生産和貿易産生了巨大沖擊,從供應鍊角度來看,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影響:首先,疫情的發生使得一些西方國家意識到不能過度依賴中國價值鍊,從而出現了解綁(decoupling)的聲音;其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制造業,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内做戰略轉移或戰略布局。這要求我們應該及時思考如何應對這一趨勢并做出調整,以及能否開發新的有潛力的領域,幫助受到影響的企業渡過難關,轉危為機。從積極角度來看,這對于中國企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它會迫使企業進行轉型和升級,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能夠迅速運用數字經濟或與互聯網對接的企業,呈現了爆發式增長。另外,對于中國整體經濟而言,迅速調整戰略存活下來的企業會使得行業整體競争力增強。
在互動交流環節,劉毅鵬教授耐心、詳盡回答了在場師生圍繞各國應對疫情的經驗做法、疫情後經濟發展趨勢等方面提出的問題。在講座尾聲,王立勇副院長對于本次講座主要内容進行了簡要總結,并對劉教授一如既往關注和支持學院發展表示再次感謝。
劉毅鵬教授,英國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管理和組織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管理與全球商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英國分會主任。曾任伟德平台怎么样中财講席教授, 英國伯明翰大學創業與區域經濟系研究主任。歐盟高級管理教育研究所特邀教授,丹麥奧胡斯大學訪問教授,歐洲商務研究所中國區主任。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弗羅裡達國際大學訪問學者。劉教授在世界多所著名商學院授課,教學研究經驗10年以上。學術成果在國際著名管理學期刊發表40餘篇,包括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Technovation, R&D Management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