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底,根據國家孔子學院總部函件,作為孔子新漢學計劃“理解中國”赴外學者,我院孫瑾副教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VU)商務孔子學院授課,目前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安全返回祖國。VU商務孔子學院經維多利亞大學學術委員會批準,目前開放中國經濟、中國經商、亞洲貿易與投資和中國經商實例一共四門商務系列課程,前兩門面向本科生、後兩門面向研究生,每門課為48學時,邀請中國、澳大利亞兩國的精英專家教學,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一、孫瑾副教授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VU)講授兩門課程
2020年1月底,孫瑾副教授作為國家漢辦中方公派教師為國際留學生講授兩門課程,分别為研究生的《Trade and Investment in Asia》和本科生的《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這兩門課程去年孫瑾老師在澳洲做訪問學者期間已經講授過一次,去年是完全線上授課,将錄制好的PPT在VU教學平台系統上發布,授課反響非常好,受到澳洲本科生和碩士生的歡迎。今年孫瑾副教授繼續開設這兩門課程,且學生要求改為面授方式,集中兩個月授課,每周上三次課,每次課三個小時。

圖1 國家孔子學院總部赴外學者派遣函

圖2 VU的教學系統平台和孫瑾老師兩門課程
二、參與VU教學改革、教學評估與教學設計
2020年是VU迎接澳洲五年教學評估和考核的關鍵時期,每門課程都要規範化設計,尤其是本科生課程。孫瑾副教授與VU商務孔子學院中方王蓓院長參與了每周的教學會議,主要是和教學支持部門、後台設計部門進行工作對接,教師的任務是把每門課程的總體教學設計包括教學課件、課前課後資料、考核方法等設計好并提交給技術部門,技術部門在教學系統上按模塊整合上傳,院長負責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尤其是學生反饋意見來修改調整教學設計方案。

圖3 孫瑾老師在辦公室加班準備教學工作
整個學期課程開始講授前就要做好所有的課程設計(lesson plan),提前一周全部發到網上,讓學生們清楚地了解這學期這門課程每周上幾次、什麼時間上、每周講授什麼内容、有哪些需要提前閱讀的學習資料、有哪些課後作業等。具體來說,首先要設計一個一頁紙的課程大綱,包括三部分,一是每周上課的時間(查閱校曆看是否有假期不上課的一周标注出來);二是每周上課講授的主題或章節内容,這些内容前後之間要連貫,有邏輯性,符合課程整體目标要求,滿足所授課學生年級特點;三是教學效果以及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點。其次,根據總體課程大綱,給出每一周課程的詳細設計方案,比如三個小時的課程,按時間劃分具體内容:上課的前15分鐘有哪些活動,如複習上節課内容、讨論思考題或者熱點問題、讓學生們分享留的視頻觀後感想等,接下來45分鐘講授本周PPT内容,讓學生們知道這部分PPT的主要内容,以及要達到的學習效果(learning outcomes),接下來30分鐘大家讨論或者做計算題或者找數據等,接下來45分鐘老師繼續講授本章第二個PPT内容,接下來15分鐘觀看相關内容新聞報道或者專家評論,接下來30分鐘閱讀文獻或者最新國際組織、行業研究報告并進行讨論。這是三個小時課程總體規劃的一個例子,老師們自己寫清楚設計好。最後,是課前和課後教學安排(Pre-class activity and Post-class activity),課前有什麼需要學生提前閱讀或者準備的,如果有要列出來并把相關資料上傳到教學系統上,給出詳細的出處;課後有什麼需要學生查閱或者繼續學習的,如果有也需要标注上,并說明是否算在課程成績考核裡,如果不算在成績裡,是學生們自願的補充閱讀或學習,還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并且下周上課前要大家讨論發表意見的,都要說明清楚。此外,課程考核設計也是很重要的,是保證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最關心和在意的問題,所以在授課前的一周配合教學計劃方案、教學内容和目标,同時要把考核方法、考核次數、考核的具體要求寫清楚并發到VU教學平台上。

圖4 每次課的課程設計片段(lesson plan)
三、進行中澳大學教學差異的比較研究
VU商務孔子學院外方院長Colin Clark曾是商學院院長,也是伟德平台怎么样中澳合作辦學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和參與人之一,每年代表VU參加我校的中澳學生畢業典禮,在VU工作多年對教學工作具有較好的經驗,曾出版《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外合作辦學的挑戰》一書。孫瑾老師多次和Colin教授進行讨論與交流,并和Colin教授分享了其在中國和澳洲上課的不同體驗,Colin教授對此非常感興趣,對出版和發表更多關于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表示出極大興趣。

圖5 孫瑾老師與Colin Clark院長的密切交流
孫瑾副教授在授課過程中,注意進行中外高等教育中的“教”與“學”的比較研究,發現中國學生和澳洲學生的課堂差異較大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發展規劃和經曆不同。澳洲的碩士學生一般都有幾年以上的工作經曆再來讀書,所以對課程所講授的内容是否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有益有着清晰的認識和判斷,課堂想要學習到什麼技能一開始就有明确的目的,對整個課程的教學産出和評價方法非常重視,即便是本科生從大一開始就有兼職(part-time job)的經曆,企業給本科生提供兼職或實習的機會可以享受一部分稅收優惠,這樣本科生也有很多真正的實踐,所以即便是本科生也有以上研究生的特點。相比之下,中國的本科生大多數目标是要繼續讀研,碩士生也很少有工作經驗,這就決定了中國的學生課堂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澳洲的學生課堂更注重實踐與案例知識的學習。中國學生學習基礎紮實,之後再結合工作經驗和企業培訓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澳洲學生課堂上能分享很多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感受,但是理論模型、文獻閱讀能力相對薄弱,需要不斷積累,不斷回到學校充電,并且回到學校學習的目标還包括社會交往、人脈擴展、打破職業瓶頸等多重訴求。所以澳洲課堂的小組學習、讨論與演講是非常受歡迎的教學模式,中國課堂的數據分析、理論邏輯以及研究方法等較為受學生歡迎,在日常教學中把兩者進行融合,可以取長補短,讓中澳兩方的學生都獲益更多。
四、疫情期間将線下面授改為線上直播并參與VU培訓與研讨
新冠(COVID-19)疫情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澳大利亞也出現疫情擴散傳播。3月18日,維多利亞大學向全校師生發布正式通知,學校将于3月30日全部轉為網絡授課。3月23日,維多利亞州開始封州措施。特殊時期,孫瑾老師響應澳洲當地政府、維多利亞大學号召,積極學習澳洲網絡教學Zoom軟件,準備網絡授課的教學材料,并每天參與VU的線上教學培訓與研讨交流會議。

圖6 線上培訓大綱
VU關于線上教學的培訓有十個方面,包括1.線上教學介紹,2.軟件使用,3.軟件分組課堂讨論,4.和已有VU collaborate教學平台系統結合,5.課前、課中、課後内容框架,6.學習效果,7.舉例說明,8課前、課中、課後教學的一緻性,9.線上考核變動,10.參考資源。這是總的培訓大綱,每個具體内容還有分别的詳細培訓視頻和教師研讨會。這裡主要列舉幾個對今後網絡教學有所啟示的信息。

圖7 分組讨論教學
一是線上教學課堂分組讨論效果較好,要充分地讓學生讨論交流。利用Zoom軟件的group discussion功能,可以根據班級總人數設置分組讨論的組數和每個小組人數,這個功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讓他們自己多思考并充分交流,授課老師也可以自由進入每個小組再退出進入主屏幕,可以引導小組讨論并進行總結。

圖8 線上教學與課程設計保持一緻
二是線上教學要和最初的課程設計一緻,保證教學效果和産出。線上教學單元要和發在教學平台VU Collaborate上面的内容相對接,整門課程的教學設計是授課老師和學院領導以及學校主管教學部門還包括曆屆學生反饋多次讨論交流達成的總體方案,并且每個單元講什麼,前後銜接的邏輯,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哪些書籍參考資料都是比較清晰的,所以線上教學要按照課程設計進行,保證學生的學習産出和相應技能的提升。

圖9 課前、課中、課後授課框架
三是堅持課前、課中、課後授課内容框架。課前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讓學生提前閱讀,了解授課内容的相關信息,課中是授課的核心,課後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資料,總結當前所學的内容,并為下次學習做好儲備。這是澳洲一直倡導的教學内容框架,但是孫瑾老師也和當地澳洲老師進行過相應的交流,就是課前、課後的活動很多并不算在課程期末考核的成績裡,所以這邊的學生其實很多也不完成課前和課後的任務,澳洲的老師也不能強迫他們。不過授課老師還是要堅持做好課前和課後的資料發送工作,因為畢竟有一些認真的學生對知識如饑似渴,他們希望學到更多的内容獲得更大的收獲,隻要有一個學生堅持閱讀和完成任務,這也是作為老師的成就。

圖10 調動各種資源達到授課效果
四是利用各種資源和活動達到授課效果。包括1.閱讀資料,如課前課後提供的期刊文獻、報告資料等;2.視頻,如Youtube上的視頻,給出視頻連接,學生可以根據課程内容和知識點觀看相應的視頻資源;3.演講,讓學生們實際演練;4.學生反饋;5.學生讨論;6.布置任務;7.Linkedin資源;8.HSP資源。其實這些資源國内授課老師也是經常使用的,就是通過多種形式達到較好的互動和效果。

圖11 課程考核形式調整
五是課程考核形式有所改變,因為是線下改線上,期末考試沒有老師監督,所以以往的那種測試試題要減少,而學生的課堂交流、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所占的考核比重要有所增加,考核形式可以更加多樣化。
五、參加VU商務孔子學院每周例會并進行教學總結
孫瑾老師還積極參加VU商務孔子學院的每周例會,例會主要内容包括本周商務課程的教學情況,漢語教學設計與考試,學院網站新聞以及其他孔院活動。
會議由孔院外方院長Colin Clark和中方院長王蓓主持,孫瑾老師這部分的教學工作是第一個要反饋和總結的内容。教學效果的評價複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和企業做完一個項目進行複盤是一樣的道理,每周講完課,自己總結一下和同事彙報并聽取好的建議和經驗是非常受益的,孔院也會針對每年的這門課程,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和教學反饋,院長除了聽老師自己總結,還會搜集學生客觀的反饋意見,對于未來如何改進課程會有一個整體規劃。

圖12 VU商務孔子學院線上例會
根據反饋,學生對于孫瑾老師講授的研究生的《Trade and Investment in Asia》和本科生的《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這兩門課的教學工作非常認可,評價很高,學生們印象比較深的有三個方面:一是孫瑾老師在課程中設計了很多讨論問題,循序漸進,學生們感覺豁然開朗的是他們讨論的結果在下一頁PPT的講述中就得到了答案,既啟發了他們自己的思考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也得到了正确的認知和答案。二是對世界和中國的認知以及各國的聯系通過貿易和投資的學習有了很大的收獲。在課程中孫瑾老師不僅隻是講中國的經濟、貿易和投資,還讓學生們結合自己國家的情況和案例來讨論和分享,這樣學生們通過自己所在國家的經驗和中國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出中國發展的優勢和中國模式值得學習的地方。三是課程提供大量的數據、圖表,不是意識形态的授課,而是用科學的數據來授課讓學生們信服,數據可以更新,孫瑾老師提供給學生數據庫來源,讓學生們獲得很多分析能力并且可以用到其他課程的演講報告準備中。
六、推動國際合作交流與合作
孫瑾老師在澳洲授課期間,和之前中澳項目的負責人、現已經退休的Steve教授進行了充分的交流,Steve教授一直在VU工作,之前是中澳合作項目的負責教師之一,祖籍是希臘人,他對中财非常有感情,參與了我校在希臘建立孔子學院的部分工作。Steve教授的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尤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非常感興趣,用希臘語發表了一些新聞評論,幫助外國人了解中國“一帶一路”的理念,并且對中國在海外建立的孔子學院給予了非常正面的評價和分析。
孫瑾老師目前和Steve教授開展了多項科研合作,尤其是對“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貿易效應的研究,并且與Steve教授積極洽談學院其他方面的國際合作意向。

圖13 孫瑾老師和Steve教授的合影
七、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孫瑾老師剛到澳洲疫情并不嚴重的時候,還自費參加了女性經濟學家國際學術會議,同與會學者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大會提出了Economics of Household(EHO)的理念,最早是指很多女性在家工作和辦公,掙得收入,這對經濟學的傳統假設、對宏觀和微觀經濟學、對消費和勞動力供給、對稅收和金融領域都會産生一定的影響。現在全球疫情時期,其實EHO非常普遍,不僅僅局限在女性,基本大家都是在家辦公,即便不是疫情時期,中國相比于其他國家,微商和在家工作的人數也比較多,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全新領域。

圖14 孫瑾老師參加女性經濟學家會議
八、如期安全回國進行隔離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勢異常嚴峻。學校和學院對境外教師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關心,學院領導及時給孫老師發送最新的回國政策和有關信息,孫瑾老師掌握最新動态第一時間搶到了每周一班的回國的機票。
但是即便如此,受疫情影響回國之旅也是異常艱辛。孫瑾老師臨行前一天上午先參加了孔院的例會,總結一下教學工作和學生對課程的反饋,緊接着中午在線上了國内的教學課程,但是到了機場之後才得知墨爾本飛往悉尼的航班取消,機場基本連工作人員都沒有了,于是又返回市區查看去悉尼的火車,網上顯示直達的火車也取消了,需要先坐汽車大巴五個小時,晚上11:00多到另一個城市,然後倒火車坐一晚上早上到達悉尼。雖然火車晚點,曆經辛苦還是順利趕上了悉尼飛往廈門的飛機,十幾個小時後抵達廈門,經過海關身體檢查、分流中心分流等一系列程序,已順利到達集中酒店進行14天的隔離。
九、結語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非常時期,孫瑾老師圓滿地完成了海外授課任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大愛無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用自己的專業學識和行動向國際學子、海外同行深刻解讀了“中國智慧、中國模式、中國方案”,是一名優秀的國際文化交流的使者,體現了中财大國貿人的家國情懷和敢于擔當的精神。回到祖國,“見到祖國歡迎您”條幅的那一刻倍感親切,孫瑾老師說,在海外短期工作深刻體會到了作為一個中國學者的驕傲與自豪,疫情期間能夠安全地回到祖國是非常幸運的,以後要繼續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為學校和學院的發展貢獻力量。

圖15 孫瑾老師長途跋涉回到祖國
撰稿:孫 瑾
一校:張曉濤
二校: 王 峰
終審:張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