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下午,伟德平台怎么样通過“騰訊會議”系統舉辦線上“明德·博喻”師德師風論壇(第一期),本次活動邀請我校社會與心理學院心理學系苑媛副教授做了題為《直面疫情——在抗疫中調适與成長》的講座,講座由張曉濤院長主持,學院黨政領導及教職工40餘人參加。
苑媛老師是我校社會與心理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準黃金級意象對話心理師,國家首批二級心理咨詢師。她臨床工作經曆豐富,個案咨詢約2000例,團體咨詢約1000例,心理危機幹預約500例,兼任了意象對話心理學研究中心常務理事與“四月天”少女性傷害心理援助公益熱線督導、培訓師。她出版專著18本,與多家媒體合作,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報告,更是熱心于公益事業,在2008年汶川地震苑媛副教授是國内首位緻電中國紅十字會申請并前往災區進行“災後心理援助”培訓的心理咨詢師,同時在現場捐出所有課酬。
張曉濤院長首先說明了學院設立“明德·博喻”師德師風論壇的目的與意義,代表學院歡迎苑媛老師進行論壇的第一講,給我院教職工進行心理疏導,他表示,當前處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老師們因線上教學、居家辦公面臨着一定困難與壓力,苑老師會結合心理學層面指導大家如何在抗疫環境下開展工作,舒緩大家工作及生活中的壓力,從長期看,身心修養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方面,作為教書育人者,教師有良好的心态以及抗壓能力,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樂觀面對生活與學習中的困難和壓力。
講座伊始,苑老師希望學院老師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做好幾項與身心健康相關的工作——“隔離,不寂寞”、“居家,不緊張”、“帶娃,不煩躁”。随後,她從三個方面指導老師在抗疫中做好心理調适與成長:第一,要直面抗疫中的壓力,疫情中人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個體的主觀體驗、内在感受,大家要清晰壓力源,夯實我們的“信”,要從“環境、權威、自我”三個方面了解“信”之所在,從根源上強化疫情期間自我的安全感。第二,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情緒是一種心理能量,無所謂應不應該,疫情期間要充分調節情緒到最佳狀态。第三,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随後,苑老師帶領大家進行一場線上意象心理體驗活動,在這一體驗活動中,參與人員都感到了身心的放松與愉悅。最後,苑媛老師給出了關于心因性失眠調節的幾種方法,幫助學院教職工治療失眠,提升高睡眠質量。
論壇最後,徐淼書記總結發言,她感謝苑老師在承擔繁忙的網絡教學任務和其他工作中抽出時間對老師們進行心理輔導,感染力、親和力的講解,讓我們掌握了直面疫情、緩解壓力、舒緩身心的方法,同時,也讓老師們學會怎樣去指導學生調節身心,釋放壓力,共同抗疫。希望我們學院全體教師能夠以樂觀、開放的心态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