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李仁貴研究員做客伟德平台怎么样

    【 發布日期:2019-11-01 】

    2019年10月30日下午,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李仁貴研究員應邀到伟德平台怎么样進行學術交流,為學院師生帶來《諾貝爾經濟學獎與期刊選文》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在學院南路校區主教樓702會議室舉行,由伟德平台怎么样副院長王立勇教授主持,來自伟德平台怎么样及其他學院師生30餘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主講嘉賓李仁貴研究員

    在此次講座中,李仁貴研究員用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主要圍繞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發展以及如何進行期刊選文進行了豐富詳實的分析。李仁貴研究員指出: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和克雷默的獲獎成就為“減緩全球貧困的實驗經濟學方法”。關于貧困問題的研究,一直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關注。比如,20世紀的諾貝爾獎得主缪爾達爾、森等均從事與貧困問題有關的研究。尤其是,2015年度諾貝爾獎得主迪頓就因為在“消費、貧困與福利”方面的貢獻而獲獎。不過,迪頓與本年度獲獎者之間在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微觀計量經濟學方法,一般被歸類于福利經濟學研究領域,後者所采用的為實地實驗經濟學研究方法,被歸類為發展經濟學研究領域。二者在理論觀點和政策結論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具體而言,理論觀點上,前者認為貧困造成營養不良,後者認為營養不良帶來貧困;扶貧政策上,前者主張增長政策手段,後者主張分配政策手段。

    緊接着,李仁貴研究員介紹了美國經濟學聯合會會長、傑出會士、外籍榮譽會士、國家科學院院士、人文與科學研究外籍院士、經濟計量學會會長、美國金融學會會長、美國金融學會會士及克拉克獎等與諾貝爾經濟學獎之間的關系,并指出,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有其符合預期的一面,也有其打破常規的一面。以往的獲獎者大多出自湯森路透/科睿唯安所評選的“引文桂冠獎”得主之中,尤其是,2013-2018年間,連續6年的所有10位諾獎得主全部屬于“引文桂冠獎”得主之列,但今年已打破這一慣例。另外,前幾年的不少獲獎者仍然出自其于2002年所撰寫的《誰将摘取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一文所預測名單之列,該文當年所預測的70位經濟學家名單已有19位後來獲獎,而今年的獲獎者也超出該名單範圍。究其原因是,以往獲獎成就往往是二三十年前甚至更長時間做出的,而本年度的獲獎成就卻是十多年前做出的。不僅如此,獲獎者的獲獎年齡下限也有所突破。此前的最小獲獎年齡記錄一直為1972年度諾貝爾獎得主阿羅所保持,而本年度獲獎者之一的迪弗洛獲獎年齡已突破到47歲。這些調整屬于出現轉折性拐點還是僅僅做出的創新性嘗試,需要對後續幾年的頒獎情況進行觀察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

    李仁貴研究員在講座中也強調,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經濟學學術獎而非經濟工作成就獎,以此來澄清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些誤解。比如,雖然我國在扶貧工作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果,近年來的精準扶貧工作尤其成效顯著,但按照諾貝爾獎的評獎原則,這些扶貧工作成就或許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不能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比較典型的案例是,孟加拉銀行家尤魯斯在利用小額信貸手段進行扶貧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卻并不能據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若想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需要在研究貧困問題方面做出突破性的理論貢獻。

    講座現場

    在此次講座中,李仁貴研究員講述了很多鮮為人知且生動有趣的經濟學故事,在講座最後引用1958年和1980年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桑格的名言“我知道有一種方法是得不了獎的。有的人投身于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得獎,而且一直千方百計地考慮如何才能得獎,這樣的人是不會成功的。要想真正在科學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對它有興趣,你必須做好進行艱苦的工作和遇到挫折時不會太洩氣的思想準備”強調從事科學研究必須要有艱苦踏實和遇挫不棄的精神,鼓勵大家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立足現實重大問題,以科研成果服務祖國經濟建設。

    講座結束後,我院師生與李仁貴研究員就講座主題與期刊選文進行了深入讨論與交流。最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李仁貴研究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動态》編輯部副主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預測分析與追蹤研究工作。曾主編《挑戰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大師們》、《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學術傳略》、《24位諾貝爾獎大師解讀經濟學與人生》等著作。

    版權所有 伟德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       地點: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學院13号樓        郵編:102206 電話:61776210、6177622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