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一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内涵豐富,深刻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5月17日,正值習近平總書記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五周年,為了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講話精神,5月17日下午,伟德平台怎么样在沙河校區學院13号樓305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教師座談會”,院長張曉濤教授、副院長王立勇教授以及學院教師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結合學校、學院和自身實際,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論,助力學院發展再上新台階。座談會由副院長王立勇教授主持。

會議現場
院長張曉濤首先指出學院召開本次座談會的目的與意義,總結了五年來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取得的成效,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是對全體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和鄭重囑托,希望教師能夠深入學習、認真領會,在各項事業中落實講話精神。
張曉濤教授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曆史和現實的角度、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廣度,深刻闡述了哲學社會科學的曆史地位與重大作用,學院要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建設方面堅決落實講話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标準,發揮全體師生智慧與力量,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要求,構建具有“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中國開放型經濟學體系,不負時代、不辱使命。

張曉濤發言
副院長王立勇教授指出,經濟學是對哲學社會科學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學科,應保持經濟學研究的科學性,觀點和結論要經得起檢驗;中國經濟的創新發展必然會推動中國經濟學理論的創新發展,應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推動中國經濟學理論創新;應立足現實重大問題,運用規範的研究方法做規範的學術研究,将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講好中國故事,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王院長同時指出目前存在的幾大誤區,以及如何用聯系和發展眼光、戰略性和系統性思維,把握本質和現象、主流和支流、全局和局部,推動學科建設更上台階。

王立勇發言
國際貿易系主任張豔副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五年後的今天依然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具有重要引領性和前瞻性指導。她針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第三點,即關于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結合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談了自身的一些體會,她指出,中國國際貿易發展在實踐上有中國特色和中國經驗,中國國際貿易的理論發展滞後于現實的發展,應當在借鑒和發展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國際貿易理論體系。

張豔發言
國際貿易系梅冬州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出: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宏觀經濟學的發展來源于對重大現實問題的關注,中國在全球經濟地位的崛起是這個時代最大最重要的宏觀經濟問題。大量的研究發現,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起來到重要的作用。主流異質性個體宏觀經濟文獻,重點在于刻畫“市場中各個行為個體”。對于作為行為主體的政府,并未有深入的讨論。刻畫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有為政府”,講好中國的發展故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指導,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重要的曆史任務。

梅冬州發言
國際貿易系周世民副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曆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争力。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既取決于自然科學發展水平,也取決于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深刻指出了在中國經濟水平達到世界第二的當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應當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作為經濟學研究者,在未來的研究中應當更加吸收和借鑒古往今來的重大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更适合祖國大地的學術成果。

周世民發言
國際貿易系段玉婉副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了哲學社會科學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出了哲學社會科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我們未來的工作和努力方向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引。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也頗有感觸。作為一名普通的科研教學工作者,一方面要将自己的研究與中國的現實高度融合,以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使自己的研究切實能夠為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為促進我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學生培養工作,竭力為培養滿足國家發展需求的下一代經貿人才而不斷努力。

段玉婉發言
國際貿易系苗壯老師表示,馬克思主義哲學内涵豐富,是指導我們實踐和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進步,不僅為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保駕護航,同時也促進了每個個人的發展。當前,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舉世成就。相較之下,人文社科領域成為了短闆。補齊這塊短闆是當務之急。

苗壯發言
國際商務系李軍副教授表示,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解決好學風問題。當前存在一些不良風氣:學術浮誇、學術不端、學術腐敗,有的剽竊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獻、捏造數據。我們要大力弘揚優良學風,形成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的學術生态。高校是重要的育人基地,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道德修養;高校教師要有良好學術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範,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寫出真正好的教材,決不能急功近利、東拼西湊、粗制濫造,誤人子弟。

李軍發言
國際商務系顔菁副教授表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目前“文科無用論”的觀點又卷土重來,值得我們深思。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明确指出了“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曆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争力。”我們應該在研究方向和課程設計方面注意理論結合實踐,切忌紙上談兵,充分發揮經濟學科指導實踐的作用。

顔菁發言
國際商務系俞脫脫老師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兼容并蓄,其中引用了《21世紀資本論》、《馬克思主義:贊成與反對》等西方當代學者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在當今世界面臨收入差距拉大、财富水平不平等加劇等嚴峻挑戰的形勢下,馬克思主義仍然站在時代最前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對解決當前現實問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作為中國學者,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寫出有影響力的作品,“為往聖繼絕學”,避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被“邊緣化、空泛化、标簽化”。

俞脫脫發言
貿易經濟系主任紀珽副教授表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需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曆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作為海歸老師,更加需要深刻理解借鑒國外是為了立足中國,做好使用知識為國計民生服務,将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與此同時,又能保持對于整個人類的敬意和熱愛,在曆史、現實和未來中穿梭,讓知識之光照亮世界。

紀珽發言
貿易經濟系錢鐵峰老師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引經據典、氣勢磅礴、高屋建瓴。讀後感悟特别深刻的一點是讓人重新意識到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教育中有衆多相通之處,都要用“科學”的方法。同時,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落腳點又不盡相同,特别是其鮮明的時代性,主體性。恰恰是這些特性要求我們對研究的對象和問題有所選擇,那些理論創新性強的,立足于當代政治、經濟、社會的,具有強烈政策啟示意義的,比如收入不平等、環境治理、貿易政策等,具有相對的優先性。

錢鐵峰發言
座談中,老師們紛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積極建言獻策,大家一緻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進行了謀篇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未來方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将繼續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加深理解,深化認識,指導實踐,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在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之中,為學院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議現場
撰稿:王峰
一審:王立勇
二審:張曉濤